服务咨询热线:13578251558
您的位置:首页公司新闻普洱:景谷县“三茶”统筹引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普洱:景谷县“三茶”统筹引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11-26
近年来,普洱市景谷县以普洱打造中国有机茶强市为契机,以打造“景谷大白茶”区域公共品牌为要点,统筹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三茶”发展,着力创建……

近年来,普洱市景谷县以普洱打造中国有机茶强市为契机,以打造“景谷大白茶”区域公共品牌为要点,统筹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三茶”发展,着力创建“中国大叶白茶之乡”。

深挖茶文化底蕴,增添白茶发展新活力

记忆一段历史。景谷是茶马古道重镇,是距今约3540万年宽叶木兰化石发现地,是普洱茶和白茶原料重要生产基地,是云南白茶的核心产区,也是大叶种白茶的发源地,至今仍然保留有百余株树龄500年以上的古茶树。景谷投资96万元建成了景谷古生物化石展陈馆,展陈馆总建筑面积308.32平方米,分展陈馆、科研办公室、鉴定室、储藏室等几个功能区。展陈馆的建成助力景谷不断向公众科普古生物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拓宽科普范围,持续向外展现景谷历史、传递景谷声音、讲好景谷故事。

传播一种文化。景谷本地以90后、00后年轻人为主的茶山青年自发组成景谷大韵茶山联盟,以茶山、茶文化、茶历史为依托,借助短视频、自媒体平台宣传推广茶叶,不断提升市场接受度和客户认可度。2023年,景谷成功举办“白龙须杯”茶艺师技能竞赛,通过竞赛培育一批勤钻研、有创新、勇突破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一批能讲好茶故事、推广茶文化和技艺的全能型技能人才,为服务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交流一份情感。2023年,景谷组织12家茶叶企业参展第十五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博览交易会,共邀天下茶人茶商,共享绿色红利、共闯发展蓝海。景谷借助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茶企代表座谈建言,持续抓牢茶企扶优扶强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进一步延伸白茶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目前,景谷茶叶种植覆盖全县10个乡(镇)122个行政村1400个村民小组,面积达28万亩,其中:古茶园3.63万亩,景谷大白茶20万亩。2023年度茶叶产量1.41万吨,实现综合产值56.22亿元,景谷大白茶产量1.13万吨,实现综合产值44.86亿元。茶产业受益人口12.17万人,带动茶农总增收6.7亿元,茶农人均增收5543元,茶叶成为景谷乡村振兴的“明星”产业。

加速茶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新密码

一个智囊团。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古生物专家工作站落户景谷,为景谷古生物研究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撑,更提供了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宽叶木兰化石的良好机遇。景谷以专家工作站成立为契机,继续落实好引进人才各项政策,搭建好服务平台,为专家工作站运行提供贴心服务和良好环境,让各类人才更好融入景谷经济社会发展,为景谷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同时,景谷各级各部门主动沟通对接,在各位专家及其团队的指导帮助下,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解决景谷古生物化石研究、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问题,加速推进成果转化示范和服务,助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张智能牌。为适应农业产业数字化的要求,景谷全力建设大白茶全产业链数据追溯平台,实现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对整个茶产业的追溯。大白茶全产业链追溯平台建设内容包括“三大系统、两大板块”,可一键知晓茶山、茶厂的实时动态,从全产业链角度为景谷白茶产业降本、提质、增效,实现供应链透明可视化、原产地进行标准化认证、全链条可追溯,打造农业数字化标杆。

一颗定心丸。景谷大力发展合作经济,引进先进管理方式,在茶叶种、采、加工等环节形成“合作社监督农户,合作社监督合作社,农户监督农户”的“绿色”监督方式,营造绿色茶产业的良性竞争环境。目前,全县完成有机认证茶园8万亩,获有机认证茶企55家,正在开展整村推进有机茶园转换认证24.56万亩,茶企“遍地开花”,茶叶产量稳定提升。景谷倮亿搭茶业有限公司2019年开始由散装茶转型为加工成品茶,每年加工干茶10吨左右,年产值达300多万元,毛收入在150万元到160万元左右,纯收入20余万元。目前,该公司的茶叶基地获得了有机认证,在每一片茶饼包装上的醒目位置都标记有机认证的标志。

统筹茶产业发展,助跑白茶产业新生态

打响一个品牌。随着茶产业发展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和联农带农富农的重要载体,景谷紧紧围绕秧塔村白茶起源的历史渊源着力打造“景谷大白茶”品牌,实施秧塔茶旅融合、大白茶交易市场建设等一系列项目,努力构建大白茶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持续助推大白茶产业转型升级,先后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中国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中国茶叶百强县”“白茶产业统筹发展先行县域”榜单。茶农因茶而富,因茶迈入小康,茶叶已成为“绿色提款机”“摇钱树”“幸福不动产”,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景谷云春茶厂以“基地+农户+企业”合作方式带领当地茶农共同发展,辐射带动周边乡(镇)茶叶发展,实现村集体、企业、茶农三方共赢,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先后创建“雲春茶社”和“雲春堂”两个品牌,搭建一张“绿色有机、共赢互惠、和谐共生”雲春茶网,增强品牌影响力,提升产品附加值,走出一条有机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延长一个链条。景谷农业产业发展“十四五”提出到2025年,景谷大白茶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一心两区三基地”。景谷坚持延伸茶叶产业链,提升产品价值链,着眼于茶叶深加工行业巨大发展空间,依托本土品牌,构建起“种植—生产—销售—加工”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延伸茶产业链条,提高茶叶附加值,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助推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普洱茶轻饮是目前采用有机普洱茶为原料的茶饮,普洱茶轻饮百香果口味、普洱茶轻饮西柚口味、普洱茶轻饮水蜜桃三种口味,产品传承了普洱景谷多上果汁饮品以往的产品优势,搭配普洱当地的热区水果,产品上市以来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学生群体的认可。

融活一个产业。景谷始终坚持“生态立茶”,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共融,用活民族文化和茶文化资源,持续精心打造和提质升级茶旅融合,串起茶旅新思路,增添茶旅新色彩,加快构建旅游业和茶产业的有机融合,推动景谷大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秧塔灵山雾水绕茶山的生态环境,实施大村村秧塔文旅融合综合提升项目,通过完善乡村旅游设施,打造出集茶文化休闲旅游、茶园生态观光体验、茶叶制作工艺展示、茶艺表演欣赏、茶饮美食品尝等于一体的茶旅打卡点,突出茶主题,讲好茶故事,做足茶文章,让游客游茶园、品茶香,体验文化与茶香的趣味之旅。借助传统彝族文化的积淀和鲜活的彝族人民的生活气息以及浓郁的彝族人文环境,挖掘、创新与利用茶文化资源,编排具有茶文化特色的茶歌舞,让游客在歌舞声中品茶,让更多人感受彝族民俗文化融合的茶文化氛围,感受茶生活、茶习俗的独特魅力。成功举办首届“景谷秧塔大白茶”开采节,迎宾、采茶、喝茶、吃茶点、跳笙,一系列活动有趣有味更有体验,展示了茶乡“茶+文旅”的潜力,点燃了游客对乡村旅游的热情,有效推介了茶叶品牌和旅游资源。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投资请注意风险,并谨慎决策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